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西北工业大学成功承办第十九届国际制造会议(IMCC2021)

编辑:马颖 发布时间:2021-11-22 16:20 点击:

11月17-19日,第十九届国际制造会议(The 19th 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Conferencein China, IMCC2021)在陕西宾馆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生产工程院(CIRP)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MES)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CPEI)、西北工业大学(轮值单位)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极端制造分会(CPEMI)共同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为会议支持单位。大会主席、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生产工程分会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校长郭东明院士致开幕词,大会组委会主席、生产工程分会常委、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苑伟政教授主持开幕式,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副主席、IMCC大会指委会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席、生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房丰洲教授莅临大会指导。

出席大会的还有陕西省科协主席、生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张开富教授,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清华大学雒建斌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科学二处叶鑫处长,大会指委会副主席、生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燕山大学副校长黄传真教授,大会秘书长、生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锡兴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朱继宏教授,大会秘书长、生产工程分会副秘书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宁教授,大会组委会副主席、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党委书记张映锋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杨树明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常洪龙教授、日本大阪大学Kazuto Yamauchi教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Kenneth A. Dowson教授、英国剑桥大学Duncan McFarlane教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M.AlkanDonmez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设有1个主会场和8个分会场,并在《机械工程学报》杂志公众号、《极端制造》杂志公众号等多个平台线上同步直播。本次会议包含8个大会主题报告,83个邀请报告,39个NSFC机械工程学科2020年结题汇报和102个NSFC机械工程学科2020年结题项目展示。第十九届国际制造会议(IMCC2021)设置了8个分论坛,其中大连理工大学杨睿教授担任“高性能制造高端论坛”分会主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飞教授担任“数字孪生国际高端论坛”分会主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何宁教授担任“中-德制造论坛-制造过程的可持续性”分会主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黄明研究员担任“第二届极端制造青年科学家论坛”分会主席,天津大学裘祖荣教授担任“精密制造与先进测试技术(重点领域)国际高端论坛”分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常洪龙教授担任“微系统与微纳制造国际高端论坛”分会主席,大连理工大学宋学官教授担任“智能设计论坛”分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罗明研究员担任“自然科学基金委结题”分会主席。大会涵盖了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极端制造、智能制造、增材制造、原子及近原子尺度制造、微系统与微纳制造、高性能传动与智能装备、超精密制造、高能束加工、电火花与电化学加工、材料成型技术、模具设计制造与成型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制造相关的表征与检测技术、现代制造系统与管理、绿色制造与制造过程节能降耗以及制造技术相关的其他领域,线上参会人数超过33000人次。

开幕式于18日上午8:00在陕西宾馆举办,开幕式由大会组委会主席、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苑伟政教授主持。

大会执行主席西北工业大学苑伟政教授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会场陕西宾馆

大会主席、生产工程分会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院士代表第十九届国际制造会议(IMCC2021)致开幕词,详细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参会投稿以及举办情况,对参会的嘉宾表示了欢迎,对本次大会轮值承办方西北工业大学的精心组织和筹备表示了感谢。

大会主席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院士致开幕词

陕西省科协主席、生产工程分会副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代表陕西省科协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了热烈祝贺,希望参会学者能利用大会平台更深入地加强学术交流,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致开幕词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张开富教授代表汪劲松校长和西北工业大学线下和线上专家学者表示了热烈欢迎,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近些年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的成果,向各位专家学者=对学校的大力支持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西北工业大学张开富教授致开幕词

随后,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院士做了题为“Research Progress of Intelligent Sensing Technology”的大会主题报告,介绍了智能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日本大阪大学Kazuto Yamauchi教授作了题为“Atomically Controlled Polishing for Precision Optics”的主题报告,介绍了自己在自动控制抛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方法的材料去除机理和应用效果。爱尔兰都柏林大学Kenneth A. Dowson教授做了题为“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Biological Identity at The Nanoscale and Future Prospects”的主题报告,介绍了纳米尺度下的生物特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浙江大学谭建荣院士做了题为“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nd intelligent equipment: key technolog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智能制造和智能装备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19日上午,清华大学雒建斌院士作了“Advances in Superlubricity Research”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团队在固-固界面,固-液界面等的超润滑方面的研究进展。英国剑桥大学Duncan McFarlane教授作了题为“Digital Manufacturing on a Shoestring: Low Cost Digital Solutions for SMEs”的主题报告,为小型企业实现数字制造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西北工业大学常洪龙教授做了题为“Sensing with Serial or Parallel Micromechanical Resonators”的主题报告,介绍和总结了用于高灵敏度传感的串并联微机械谐振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M. AlkanDonmez教授做了题为“Metrology for 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的主题报告,总结了用于增材制造计量的各种仪器、工具和方法,他强调其中重点在于不确定度评估和可追溯性要求。

本次大会所有论文进行了同行评议,经大会学术委员会组织评审,共评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优秀论文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将推荐发表在《机械工程学报-英文版》、《机械工程前沿》、《Nanomanufacturing and Metrology》、《极端制造-英文版》、《国际磨粒技术-英文版》和《数字孪生》等期刊上。

据悉,国际制造会议(IMCC)每两年举办一届,自1983年在广州举办第一届国际制造技术会议以来,至今已在广州、武汉、南京、北京、香港、哈尔滨、新加坡、厦门、西安、大连、天津、南京、沈阳等地成功举办了十八届。经过多年的发展,IMCC的内容已涵盖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个方面,成为展示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的重要平台,并成为制造领域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

(审核:张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