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晚,机电学院举办了2025年“实践归来话成长”寒假社会实践交流分享会。学院团委书记陈慧以及各个实践队成员参加了会议,共同分享实践经历与成长体会。

三维建模绘重器,匠心筑梦航空魂
为深化“总师型”人才培养,推动学生科创与航空制造实践深度融合,机电学院三维设计协会以“用模型绘制科创梦,以创意锻造铸剑心”为主题,开展了“三维勾勒重器图,匠心凝聚强国路”和“三维铸就强国梦,重器担当耀中华”两项线上集中实践活动。77名队员以三维建模、绘画创作和3D打印为笔,云端描绘国之重器,探寻背后震撼人心的科研故事。
韩冬阳、王彭蕾等同学聚焦歼-20隐形战机,通过SolidWorks软件精准还原其流线型机身与尖端设计。团队成员在协作中攻克技术难题,深刻体会到航空创新的艰辛与辉煌。他们表示:“歼-20的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科研人的智慧,激励我们以专业报国,助力航空强国梦。”

王文彬则独力完成运-20运输机的高精度建模,通过参数化设计展现其战略性能。他动情地说:“运-20承载着国家使命,正如西工大前辈们‘国防精神’的缩影。未来,我愿成为这钢铁羽翼中的一颗铆钉,守护祖国蓝天。”

从歼-20的凌厉线条到运-20的磅礴机身,队员们以数字技术架起通往大国重器的桥梁。每一组数据、每一次渲染,既是专业能力的淬炼,更是航空报国情怀的扎根。
云端科普传大爱,急救知识护童心
学院“机电红翼扬科普,云端启智润童心”实践队依托校团委“一起云支教”平台,为陕西、广西、云南、宁夏等地的200余名中小学生开设“生命护航”云课堂,传递红十字会“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课程以心肺复苏术(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为核心,结合动画演示与模拟操作视频,生动讲解急救流程。队员们还设计灾后情景模拟,教授伤口处理、饮水安全等实用技能,帮助孩子们提升应急能力。这些急救知识和技能将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他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实践砺志,笃行致远
最后,陈慧老师做总结发言,“无论是云端‘铸剑’诠释工匠精神,还是科普课堂传递生命温度,同学们展现了机电人的创新担当。”她鼓励机电学子将实践感悟转化为学术动力,继续在专业领域与社会服务中绽放光彩。
此次分享会不仅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机电学予以专业为基、以情怀为帆,在服务国家与社会的航程中,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奋进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