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蝶影江湖远,曳尾其中任性情。”
刘思扬,机电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2021级本科生
虽然学的是“地地道道”的理工科
但热爱诗词,喜欢用文字将浪漫一一定格
“科学教会了我理性思考,体验思辨的乐趣
诗词丰富了我感性认知,让我能够跨越时空
与有趣的灵魂共舞,感受肆意放飞的想象”

刘思扬,中共党员,大学三年总综合测评年级第一(1/225)。现已推免至机电学院张卫红院士团队继续深造。本科期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EI会议论文1篇,发表专利3项、软著4项;获得全国数学竞赛等省部级及以上竞赛获奖21项;获得苏州育才奖学金、国家奖学金、校级特等奖学金等;获评西北工业大学学业先进个人、文艺先进个人、优秀大学生标兵等称号。
在公开刊物发表诗词十余首,作品曾获第一届“终南山杯”诗词大赛一等奖,“华文奖”全国大学生文旅创作大赛一等奖等,现为西安诗词学会会员、西昌市作家协会会员,西安诗词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注意多学科交叉学习,保持自我更新”
刘思扬出生于我国重要的航天发射基地之一西昌
自小耳濡目染,让他对航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高考时,他坚定地报考了西北工业大学
并如愿从北外西南附校以高分进入机电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学习
进入大学后,经过一年的适应,他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
“上课时要尽量做好笔记,方便下课后复习巩固,课余时间要多参加社团基地的相关项目和比赛,在具体实践中巩固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图1部分笔记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节奏后
刘思扬的学习成绩大幅提升,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械设计、飞行器零件成形技术等23门课程更是取得了满绩的好成绩
此外,在学科竞赛等方面他也斩获颇丰
担任3D数字化创新基地负责人带领同学们申报基于农光互补的光伏消纳系统省级大创项目并成功结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一起对短期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优化问题进行探索
申请分布式光伏领域相关专利3项,通过仿真验证无人机搭载刀具进行高压输电线路除冰的可行性,并发表EI论文一篇
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三等奖

图2部分科研成果

图3部分竞赛成果
谈及学习体会,刘思扬说“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作为青年学子,我们更要有意识地进行多学科交叉学习,了解不同领域的需求和挑战,保持自我更新”
“写诗是爱好,更是习惯”
群山环绕自然造化了西昌这片灵秀之地
浓郁的民族风情与蓬勃腾空的火箭
又赋予了西昌多彩包容的文化底蕴
生于斯、长于斯
让刘思扬自小便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
习惯以诗为伴
高中毕业时,他精心准备为班里每位同学写了首诗
“那天大家都很感动,同学们的鼓励更是给了我坚持的动力”进入大学后,他尝试将诗词与增材制造技术等相结合
制造具有诗词人文韵味的作品
《望月怀远》《建昌古城》等公开发表于《陕西诗词》《邛泸诗韵》等杂志
引起了众多诗词同好的关注
并经多人引荐加入西昌市作家协会
“我不是诗人,只是名爱好者
因为热爱,所以我会一直坚持写下去”刘思扬笑着说道

图6文创作品

图7中国诗词大会留念

图8文学比赛获奖(左一)

图9一些诗
谈及未来,刘思扬充满希望,“希望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静静地享受思考的乐趣和想象的浪漫,不急不躁,努力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所学的知识变成现实。”